时间:2022-09-26 19:13:46 | 浏览:3559
今年3月,贵阳好彩头食品有限公司在观山湖区正式投产。目前,依托本土农副产品,公司已研发出刺梨乳酸菌饮料、刺梨果汁软糖等多种极具贵州特色的食品、饮料,填补了贵州休闲食品产业空白。好彩头项目的创新发展是观山湖区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
春日的观山湖区,城市高楼林立,入夜灯火辉煌;乡村郊外,青山绿水风光秀美,耕作场景如火如荼……新型城镇化建设,让这片热土彰显着活力、释放着魅力、蕴藏着动力。
谷雨时节,晴空万里,观山湖区上麦城村村民迎着春光,开启了新一轮的农忙。今年,他们将在专家的指导下试育“泉水米”。走优良高产之路,兼具绿色、生态,这是观山湖区农业现代化坚守之道。
“我们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发展旅游新业态、新场景、新产品、新内容、新服务。”观山湖区文体广电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说,特殊时期的观山湖区旅游业,深挖自身潜力,不断激发发展活力及内生动力,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
近期以来,观山湖区紧紧围绕新国发2号文件、“强省会”行动,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全区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奋进场景,齐心协力打造“黔中会客厅·美美观山湖”。
发展新型工业化
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
今年3月入驻观山湖区的贵阳好彩头食品有限公司,是贵州省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企业年产值在15亿元以上,新增就业人数1000余人。目前,该公司研发生产齐头并进。
谈到企业入驻以来的发展,贵阳好彩头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双敏说:“企业落户贵阳以来,得到了省、市、区三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专门成立了对接企业的专人专班组为企业提供帮助,解决企业在基建、生产以及人员招聘方面的问题,企业对营商环境感到非常满意。”
“优质高效的‘贵人服务’是吸引企业落户观山湖区的重要因素。我区将在不断构筑更好营商环境,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坚持以企促产,以产立园,以园兴工,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观山湖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说。
新落户开工企业发展如虹,已经开工的企业也顺势而为,不断发展壮大。
4月里,春色满园,风光无限。
走进位于观山湖区的贵阳中安科技电气产业园车间,生产线上一片火热。
作为贵阳市重点项目之一的中安科技电气产业园,在2021年投产不到一年时间里,跃升为十亿级工业龙头企业。今年一季度的销售产值超过2亿元,已经接到来自四川、广西、云南、新疆等地超过4亿元的订单量,同比增长了50%。
“下一步,我们集团将围绕新国发2号文件作战略部署,首先将发展数字经济,尤其是智能化生产工厂的建造,还将围绕电线、电缆做好产品上游,在五年之内打造百亿级企业,为‘强省会’行动作出应有的贡献。”贵阳中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厂长王传福说,中安对此信心满满。
“今年以来,我区按照‘强省会’行动总体部署,在稳住基本盘,做好观山湖区吉利汽车产业园和汽车产业集群服务保障工作的同时,着力抓好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和工业大招商。”谈及今年的工业生产,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欣喜地说:今年1至3月,全区新引进产业到位资金20亿元;新签约引进重点项目11个,引进优强企业9家,3家工业企业实现上规入统。
“按照工作计划,今年,我区工业经济的总量目标是总产值突破210亿元,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15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0%以上,工业投资45亿元以上,工业招商到位资金55亿元以上;结构目标是工业占GDP比重达7%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1%以上……”观山湖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既定目标,全区正科学有序地组织并推进相关工作。
城市品质升级
城区面貌一新
“高质量推动新型城镇化大突破,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施城镇规模品质双提升行动,着力构建高品质生活空间,让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近期以来,观山湖区围绕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品质、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并取得成效——
“十三五”末,全区建成区面积从64平方公里拓展至8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从30万人增加到6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87.40%。城市交通网基本成型,轨道交通1、2号线建成投用,市域快铁建成通车,“八纵八横”的城市骨架全面成型,村村通硬化路全面实现。
道路发达,人口急剧上升,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去年,观山湖区拟定出台《观山湖区城市精细化管理巩固提升行动计划 (2021-2023年)》,围绕“强基、整脏、治乱、改差”等方面开展18项具体行动,抓实各项城市管理难点问题治理,逐步提升全区城市管理精细化、智慧化、规范化水平。
城市管理逐步提升,城市环境持续升级。
观山湖区开启高质量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之路——“一圈两场三改”建设和农村“5+1治”同步展开。
“‘一圈两场三改’,让我们的生活更高质。”家住碧海花园的涂爱兰高兴地说,“农贸市场整洁划一;老旧道路重新改造并以景观石标注街道名,品位顿时提升;小区和公共场所新增停车位,环境更加有序……”说到“15分钟生活圈”的建设,涂爱兰说,15分钟之内,生活、娱乐、就诊全部搞定,如今的日子太舒心。
谈及“一圈两场三改”建设,观山湖区“一圈两场三改”工作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说,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全区各级各部门的协调推进,得益于群众的积极配合。
“去年10月18日,市委召开全市‘一圈两场三改’专题会以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坚持把该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和民生工程来抓,成立‘一圈两场三改’工作指挥部,统筹部署,压实各级责任,有序高效推进工作开展。”据观山湖区“一圈两场三改”工作指挥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区按照“3+2+2”工作思路强力推进相关工作。
“‘3+2+2’指的是,标准要素表、现状调查表、需求调查表‘三张表’;制定项目实施计划表和作战图‘两张图’;制定责任分解表和运维管理清单‘两清单’。”观山湖区“一圈两场三改”工作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说,对标自然资源部《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和《贵阳贵安十五分钟生活规划导则》,根据群众需求和全区实际情况,观山湖区明确“一圈两场三改”工作目标任务——
在“15分钟生活圈”建设方面:2021年至2023年,计划实施“15分钟生活圈”17个。去年已经启动实施3个生活圈,目前已建设完成项目64个;今年将继续启动实施10个生活圈,现已完成项目建设26个,明年还将计划实施4个生活圈。
在停车场建设方面:2021年至2023年,计划解决停车痛点(难点)10个,新增车位8338个。去年已新建3个停车场,新增车位2338个;今年将新建4个停车场,新增车位3000个;明年计划新建3个停车场,新增车位3000个。
在生鲜市场建设方面:2021年至2023年,拟原址改造提升农贸市场3处,提质升级惠民生鲜超市2处,新建惠民生鲜超市5处。去年已完成提升改造农贸市场2处,1处惠民生鲜超市正在提升改造;今年拟提升改造惠民生鲜超市1处,拟新建惠民生鲜超市3处;明年拟新建惠民生鲜超市1处。
“一圈两场三改”建设,让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
发展农业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风光旖旎,绿意葱茏,金华镇翁井村景致迷人。
眼下,村里的草莓公社,迎接一批又一批前来采摘草莓、踏青休闲的市民。村里的春耕备耕工作,也在村支两委的组织安排下,有序进行。
“今年,我村按照稳粮保供的原则,通过大力宣传春耕备耕工作,杜绝了耕地撂荒。”据翁井村党支部书记黄金林介绍,一季度,村支两委组织全村村民召开了5场坝坝会,发放了1000余册宣传画册。目前,全村种植蔬菜510亩,比去年同期增加98亩,粮食种植备耕600亩。
“今年一季度,我们村通过招商的方式,引进了3户农业种植大户,其中1户目前已经完成林下天麻种植500亩。”黄金林说,村里农业生产加速度,村民致富信心更足。
“翁井村一颗草莓带动全村经济,已经成为我区乡村振兴的典范,今年,我区将继续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支持助力乡村多渠道致富,助力群众多形式增收。”观山湖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今年,观山湖区将全力抓好农业现代化工作。
观山湖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在巩固示范点建设方面,将继续巩固三个镇三个乡村示范点建设和百花湖镇特色田园·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任务。
在加大农业产业培育力度方面,一是培育种植大户100户及培育家庭农场5个,给予指导扶持、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等措施,引导采取资源整合的方式,发展适宜性农户经营主体项目;按照计划,今年将完成水果采摘面积1.3万亩、蔬菜种植5.8万亩(次)、产量9万吨,茶叶采摘面积6000亩、产量320吨;将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发展以天麻、灵芝为主的林下经济示范种植,目前已完成林下经济示范种植3000余亩。同时,营造招商、引商、爱商、扶商、援商良好氛围,积极引入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发展一二三产融合项目,拟引入企业6家。
在乡村建设中,观山湖区农村“5+1”治工作持续改变农村面貌,促进乡村振兴。
统一的外墙立面,错落有致的房屋……在金华镇翁井村摆师组,一栋栋富有少数民族风格的建筑,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别致。村民王瑞平坐在自家院落,笑意盈盈:“从旱厕到水冲式厕所,从化粪池到集中管道处理污水,从垃圾乱丢到回收有序,我们的居住环境,大变样!”
“今年,我区将继续推进农村‘5+1’治工作,全区乡村面貌将会持续变样。”根据观山湖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观山湖区将紧紧围绕全市农村“五治”工作部署,按照“一年明显变化、两年基本完成、三年大见成效”时间要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重大进展。
这个进展具体为:农村住房逐步实现整洁有序;6月底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全覆盖,污水收集处理率达60%,黑臭水体得到全面治理;实现垃圾分类减量“三不丢两分类一集中”;厕所全面提升,完成全区1250户农村旱厕改造及771户农村户用问题厕所整改,实现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陈规陋习明显好转;乡村道路实现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80%及以上(市平均率为75%),年均增长3%至5%。
打造品牌
推进旅游产业换挡升级
据初步测算,今年的清明假期,观山湖区接待游客16.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893.34万元。
据了解,在清明假期中,乡村旅游、自驾游备受青睐,自驾游踏青、赏花成为市民出游的主要方式,区内还出现短线游小高潮。同时,各大商圈也成为市民的热门出行打卡地,为观山湖区带来不少客流及经济收入。
眼下,观山湖区的旅游产业布局、旅游战略制订工作仍在科学有序进行着。
“今年以来,结合实际,我区拟定了两张任务分解表,制订了3张清单,以部署推进全区旅游产业化发展。”观山湖区文体广电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说,年初,依据贵阳市相关要求,制订了《观山湖区高质量推进“四化”重点工作任务责任分解表——旅游产业化方案》,以及《强旅游指挥部2022年目标责任分解表》《2022年观山湖区旅游产业化工作责任清单》《2022年观山湖区旅游产业化工作项目(或任务)清单》《2022年观山湖区旅游产业化工作资金清单》,进一步明确部门责任,突出重点特色,细化目标任务。
任务明确后,观山湖区相关部门聚焦目标,培育主体。紧盯“新增市场主体400家,净增限额以上住宿业15户,净增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4户”等市场主体培育任务,全区各部门强化协作联动,努力推进市场主体培育工作。前3月,已上报新增旅游市场主体133家。
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全区多部门协同合作,在今年3月2日至3月4日,赴杭州开展招商考察活动,推进相关文旅项目合作洽谈,积极争取引进优质文旅项目。在做好市场主体培育、主动出击招商的同时,观山湖区着力做好立足需求,丰富业态的工作。
首先,以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旅游需求为导向,多点发力,推进“旅游+”“+旅游”融合发展,大力构建旅游吸引物、搭建旅游宣传平台,多维度、立体化推进旅游业态升级。在具体工作中,将金华镇翁井村、贵阳奥体中心等作为重点培育对象,积极开展A级景区培育工作。
积极谋划打造特色街区。目前,计划开展金融城银行南街限时创意市集项目,以夜生活、趣味聚集地、国风动漫等内容为主题,配合街市光影、景观改造,形成汇聚青年文化、国风文化、动漫文化、时尚文化的潮流社群。
积极开展乡村旅游重点村、文化和旅游融合项目、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的申报工作。目前,已经推荐百花湖镇下麦城村、谷腊村,金华镇翁井村申报乡村旅游重点村;市文化和旅游局计划推荐金华镇、翁井村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目前已经公示完毕;积极打造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省文化和旅游厅拟确定贵阳市喀斯特公园K-1508艺术街区为第三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目前已经公示完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28日开展的2022年“美美观山湖·春茶开采季”系列活动,助力观山湖区以茶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促进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茶产品变旅游商品,推动茶文旅城一体化发展。
今年,观山湖区还推出了“春暖花开·去茶山”茶旅活动、“春日心动”新地标、“公园绿道”之心仪地、“春日赏花游”路线、“心仪酒店”推荐等系列宣传推介活动,活跃群众的旅游休闲文化项目。
科学规划,长远布局,有序实施,全方位发力,观山湖区各部门围绕“四新”,着力“四化”,协同配合,齐头并进,努力把观山湖区建设得更好更美。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帅弋
编辑:李奕璇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
观山湖公园位于观山大桥南北两侧,距离贵阳市中心城区仅12公里,属观山湖区的中心区域。园内林木茂盛,森林资源丰富,一年四季碧水涟漪,波光粼粼,是贵阳市观山湖区的城市“绿肺”。注:图片素材来源于观山湖区融媒体中心
今年3月,贵阳好彩头食品有限公司在观山湖区正式投产。目前,依托本土农副产品,公司已研发出刺梨乳酸菌饮料、刺梨果汁软糖等多种极具贵州特色的食品、饮料,填补了贵州休闲食品产业空白。好彩头项目的创新发展是观山湖区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项目建设的一个缩
今年3月,贵阳好彩头食品有限公司在观山湖区正式投产。目前,依托本土农副产品,公司已研发出刺梨乳酸菌饮料、刺梨果汁软糖等多种极具贵州特色的食品、饮料,填补了贵州休闲食品产业空白。好彩头项目的创新发展是观山湖区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项目建设的一个缩
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赋予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的战略定位。在数字经济的发展浪潮中,先行一步的观山湖区审时度势,主动迎接新经济,谋求新发展,大力实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
5月12日,观山湖区三届区委常委会第34次(扩大)会议和观山湖现代服务产业试验区2022年第17次党工委(扩大)会议召开,传达学习上级相关会议精神及胡忠雄到观山湖区宣讲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并调研“一圈两场三改”工作推进情况时的讲话精神,安排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原创稿观山湖区委组织部10月25日,观山湖区委组织部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观山湖区第三次代表大会精神。观山湖区委组织部:迅速传达学习中国共产党观山湖区第三次代表大会精神。观山湖区融媒体中心供图会议要求,
6月28日,《中共观山湖区委 观山湖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观山湖现代服务产业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根据《实施意见》,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1%,高于省、市服务业年均增速;企业达54500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从
20年前,观山湖区一张白纸作画,妙笔绘宏图。20年后,半城山水满城花,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从荒土中起步,在建设中发展。自启动开发建设以来,承载着贵阳市大城梦想的观山湖区精耕细作、步步向前,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公共配套不断完善,城市人气加快汇聚,
2000年,伴随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经国务院批准,金阳新区启动开发建设;2012年,经国务院批准,观山湖区成立。从零起步,经过20年实践探索、笃定创新,最终化茧成蝶,成长为一座潜力无限的现代都市;如今,以省会城市核心区、中心区、生态区、窗
开放是城市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 二十年筚路蓝缕,观山湖区从一片荒芜到新城屹立,一路披荆斩棘,站在贵阳市高水平开放最前沿。 抢抓国家新一轮高水平开放机遇,崛起中的观山湖区顺势而为,做实开放平台,优化开放环境,培育开放动能,释放开放活力
引子“城市今后的发展方向,在城区西北部的金华、阳关一带建设一个城市新区”。2000年6月2日,国务院批复《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一座为缓解贵阳市老城区发展压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改善全市中心区人口稠密、交通拥挤现状的新城区在贵阳西北部应运而
贵阳市观山湖区强力推进“强省会”五年行动,当好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的领头羊,奋力打造贵阳市更具带动力的火车头、贵州省更具影响力的重要增长极。 到2025年,成为贵阳更具创新能力之地。 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创新
在观山湖区,群众在哪里,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绿丝带”“红马甲”的身影。疫情发生后,他们闻令而动、听令而行,义无反顾冲在疫情防控最前线,他们中有“50”后的银发干将,也有“90”后的青春力量。在抗疫一线,他们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用担当彰显为
记者从观山湖区获悉,截至9月20日,该区21个在建省市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已复工17个,另外4个暂未达到复工条件。 9月20日,在观山湖区干井棚户区改造项目二期施工现场,工人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紧张有序施工,努力争取按期完成目标任务。
9月9日零时起,观山湖区除部分区域外,解除临时静态管理。观山湖区部分工业企业、在建工地以及区政务大厅等,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要求的前提下,有序逐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推动工业项目复工复产9月11日,在观山湖区现代制造园内,观山湖区好彩头